字理阐发

“昏”甲骨文从日,从氏,或从氐;古文字“氏”“氐”本为一字。“氏”或“氐”有落下(“氐”是“氏”的分化字,下面的一点为饰笔,本义是根本)的意思,日落就是“昏”。后来“氏”或“氐”字亦讹变为“民”字。甲骨文:“今日辛至昏雨。”(《合集》29328)“昏”描绘的是一天中还未完全黑下去的时候。《说文》:“昏,日冥也。从日,氐省。氐者,下也。一曰民声。”“昏”古音与“民”字接近,故也从“民”得声。 “昏”字的本义是“日落”“日没”,后由此引申出“夜晚”“黑暗”等义。“昏”字经常假借为“惛”,所谓“昏乱”、“昏迷”、“昏庸”等都由此引申而来。也经常假借为“婚姻”之“婚”,而“昏勉”之义的昏”则为“敃”字的通假。用为“宦官”之“昏”实际上是“阍”字,而还没有起名就死去了也叫“昏”,则又是“婚”的假借字了。

“昏”的甲骨文字形 “昏”字典中的甲骨文字形 龟甲兽骨上的形态 昏《字源》中的字形演变

字理教学

“昏”为会意字。上为“氏”或“氐”字,下为“日”字。由于“氐”为不常见字,且“氏”与“氐”的本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。故教师讲解时可以直接讲解“昏”从“氐”从“日”,并将“氐”与“低”(常用字)建立联系(“氐”是“低”的一个部件),引导学生将“氐”简单地理解为变低、下落的意思,进而让学生猜测或向学生描述“昏”字本来的意思,激发学生的兴趣、加深学生的印象。

字与文化

因为古代婚礼是在傍晚举行,上古时代的婚姻,男女双方大多不是自愿的,而是带有强迫性的,也就是抢婚。既然要抢,只有在黑夜里进行,所以“昏”又引申为“结婚”的意思。如《诗经·邶风·谷风》:“宴尔新昏,不我屑以。”其意思是:你的新婚蜜月多快乐啊,所以不愿和我再相爱。故“昏”由“黄昏”引申为“婚礼”。“婚”是“昏”的分化字。古代用“昏”表示婚礼。刘申叔在《古政原始论》中解释说:“其行礼必以昏时者,则以上古时代用火之术尚未发明,劫妇必以昏时,所以乘妇家之不备,且使之不复辨其推何耳。”这就正好反映出从母系制度向父系制度过渡的历史时期中的一种“劫夺婚”制度。故“婚”为在“昏”的左边加一“女”字为意符而成。

教学注意

讲解字理后,要注意区别“氏”与“氐”的字形,防止学生将“昏”的上半部分写成“氐”。可以提示学生纸、昏等字部件为“氏”;而与“氐”声音相近的(实际上为形声字)底、低、抵部件为“氐”。

【专家领航】

文章

  1. 刘福铸.释“昏”[J].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,1994(01):46-48.DOI:10.19977/j.cnki.jfpnu.1994.01.011.(来源知网)
  2.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j5ZCp7JolsBdzZZtd0hCXA

视频

  1. https://mi.mbd.baidu.com/r/1gKTUz26Qla?f=cp&u=b8c6c6c287d81fec(来源:百度)